祁敬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金融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2024年研究生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大家好!
我今天相当于是30年后重归母校,30年以前也就是1994年9月,我也是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这里读书。当时,那会咱们还不叫山西财经大学,叫山西财经学院,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街老军营附近,在那里我读了三年的研究生。1997年硕士毕业以后我在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参加工作。人民银行工作了几年后脱产读的博士,2003年博士毕业以后就到现在这个单位首都经济贸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工作了。所以,今天是30年后重回母校,并且作为研究生校外导师发言,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山财人,今天在母校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点个人教学科研方面的体会。仅供参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主题就是“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背景下,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工作优化的思考”。我说的仅仅是思考还谈不上研究,毕竟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我还是一个门外汉,最多就是一个小学生。虽然我看了一些书,但在这方面还基本上是一个“小白”。既然自己如此得“菜”,那为什么还要谈这个话题?就是说在当今这个人工智能赋能时代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这个话题已经深入到了包括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作为高校教师也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挑战。当老师、当研究生实际上非常严峻地面临这样一个形势。当今世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或者说作为研究生导师大体经历了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1.0时代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工作。就是说我们作研究生的那个时候,或者说那个时候的研究生导师和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工作相比,可以说是今非昔比的。虽然不能说多么轻松,但是说当时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信息量远远地低于现在,这却是客观的。比如说论文的参考文献。我作研究生上学那会儿基本上不强调什么参考文献,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这些事情。就是研究生写作论文时看的什么书、读的什么文章就在参考文献里注明什么书、什么论文,仅仅是论文后附一个参考文献而已。根本没有像现在这么“卷”,现在参考文献的罗列“卷”到什么程度,大家想必都有体会。时间要新的(旧的文献不能列出)、国外文献和国内文献(要有一定的比例),甚至期刊要列权威至少核心期刊以上的参考文献(一般期刊的不能列出)。咱们现在就是一个身处研究生教育2.0版本的时代。大家知道,包括现在申报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要有一个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里边提到的那些人所谓大佬级的学术达人,你也一定要留意,如果是这个学科评级组的成员,你在参考文献或者文献综述中没有提到他的文献,也许会默认为你在这个领域是没有浓厚的造诣,是“小白”,也许你的课题申报就通过不去了。像以前的“衣帽取人”一样,现在有点以文献综述、参考文献取学术。所以说现在2.0时代文献检索这个“卷”的程度很厉害,这背后当然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达有关。所以有时很怀念1.0版本时代的学术导师和研究生,那时作学问是很纯洁的,看了什么书、什么文章围绕着那个主题写出来就可以了,不像现在这样功利和势利(列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成为一种学术谄媚的表现)。
又比如,我那会儿做研究生时代论文写作就是完完全全的手写,当时作研究生时用电脑写作还不普及,论文写出来基本是手写,除非毕业论文要找学校周边的打印店付费录入、排版和打印。在当时,别说是现在的这个人工智能了,就连office系统都没有,实际上研究生几乎没有电脑,写论文就是完全手写。我是80年代的本科生,上计算机课进机房要穿白大褂,脚上带鞋套才能到机房上机学习,当时电脑多么稀缺,所以看得很神圣。去机房作什么,学习basic语言。所以,想想这些真得是今非昔比。
那时写作投稿要用复写纸,先打好底稿,然后誊写抄三份,第一份最清晰的给杂志邮寄出去(贴上邮票装入信封),所以我那时在笔记本上记得好多投稿杂志的详细地址、邮编,还有编辑部的电话,现在看来反例成了一个美好的回忆。第三份模糊的留给自己,第二份相对清晰一些的给自己的导师看,现在大家想想咱们写论文、打印或投稿多方便,投稿可以直接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期刊编辑部。所以说在1.0时代的那个科研其实是很辛苦的。
我上学那会儿复印一页A4纸的要5毛钱,我上大学,为了省一页复印纸的钱,全是用自己的符号到图书馆作笔记的,就是很像“天书”一样的笔记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信息量,以最快的速度把那个论文要点记下来。这种类似速记符号的读书笔记,客观上也锻炼了我的文献阅读能力。也许诸位同学说5毛钱不多,但是在我80年代上学的时候,5毛钱的货币购买力还是很高的。5毛钱复印一页纸在当时还是觉得成本非常高的……现在想那个时候其实也很卷的,高考的升学率很低,10个人里边儿可能有一个考上大学都不到,因为我在的是重点高中平均下来可能就是10%左右,但在全部中学看也许还达不到这样高的升学率。
在1.0版本的时代做学问、作研究生或者研究生导师,自然有时代自身的这个特点,就是偏向读书,到图书馆里博览群书。而到了2.0时代,就是我现在作导师的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就是信息技术发达了,你写论文一定要上网检索,往往到知网检索相关文献,你不知道知网或者不通过知网写参考文献大家也许会默认为你很落伍。前几年大家知道有一个这个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在网上调侃显摆说他论文写作就不上知网检索,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事件从侧面也说明了在2.0时代作学术研究的基本现状
在这个时代里,大家作研究生、作学术导师,就要检索很多文献,就要看很多信息,包括研究生自己平时也要自觉地在网上搜索有关的信息,这就是2.0时代的学术状态。显然,2.0时代做学问已经比1.0时代做学问提高很多了。而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3.0版本的时代,作为高校教师或者研究生导师们将会迎来颠覆性或者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挑战将是巨大的,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教学你今天看到我在这里发言,录个像或者拍个照片然后把内容输进去,完全用你的内容视频、音频都可以作出来其他方面的内容。人工智能赋能软件可以帮助你说出来了不同的内容,包括中英文的双语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许研究生不需要导师的任何辅导和指导,研究生自己完全可以借助于这套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出来的,而且学问作得会更好。那么,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时代,作为一名研究生导致应该作些什么工作?换言之,一名校外导师如果更好地优化研究生导师工作呢?
我觉得要作好“2357”这四个方面。简言之,“2357”中的“2”分别是指“双核驱动式”的教学理念(即“以研究生自主学习为核心驱动,以培养能力素质为核心驱动”)、“3”是指“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为一体”的全过程)、“5”是指五个教学特色风格(即“思政融合、特色文化、自主创新、开门办学和团队建设”这五个方面的特色教学风格)、“7”是指七大教学科研重点(即“教材、实务、案例、题库、史鉴、双语和AI赋能”)。为便于理解和说明,我用下图简单示意一下。
一名研究生导师当老的就像我这个年龄时候,我这是60后生人,也许没有几年就退休了,在科研方面的活力和干劲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强调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必须是以研究生为驱动力,如果研究生不努力,研究生没有积极性,研究生没有兴趣,任凭导师再怎么逼,再怎么施加压力也没有用的。所以“2”中这个双核驱动中的第一条就是研究生必须以自主学习和科研为驱动力的。第二个驱动就是要以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驱动。怎么说要强调以研究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驱动?研究生如果不掌握学习科研的精髓,未来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研究生们将会面临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毕业走向社会用不上甚至说根本就用不上。但是有一条基本的事实,学生们在学校时候的那种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却是永恒的,它会伴随他的一生学术生涯。在学生时代的素质能力会奠定你一生的素质和能力。我本科是在山西大学上的,我本科四年在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度过很多时光,我不能说每一本书都读过,但是每一本书我都大概都草草地翻过。甚至不是自己专业的书,我都要翻翻,大概浏览一下。可以说,各种各样的书籍都看过。一句话,学生时代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一定要奠定,否则毕业离开学校、走到社会可能面临所学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用处,冲击得稀里哗啦。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为驱动力。这是“2”双核驱动。
“3”就是说当导师要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这三个全过程的综合教学。广而言之,教学、科研其实也是服务社会。所以说,咱们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你的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科研上去了,你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机会也就跟上了;反过来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了,那么你的教学科研的视野和机会也会相应增加。
“5”就是要关注五个方面,体现五个方面的特色和风格:
其一就是思政与专业建设的融合。从教以来,我主持过五、六个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其中2018年申请过一个国家哲学社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安全、金融治理与当代金融监管研究”,这个课题大家从题目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研究不完全是金融监管,但是又和金融监管内容紧密相关,可以融入很多思政的内容。同时,又是一个联系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现实课题。因此,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应当是一体的。
其二就是人文文化。今年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所以咱们要把这个金融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结合起来,投稿写文章、作科研可以往这方面融合,会有很多潜力论文出现的,实际上这个选题在一定时间也是一个时事热点。个人觉得目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还很难在文化这方面有短期的突破,所以在这个领域可以作一些事情,还有时间差留给大家从容地作学问。
其三是要自主创新。我们金融专业的自主创新是什么?刚才我提到了,在金融学领域实际上是被西方经济学牵着鼻子走,很少有自己的东西。搞一堆数据和模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姑且不说,然后模型回归,回归不合适就调参数,反正最后总要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而所谓的结论看着又不疼不痒的,至于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任何意义,纸上谈兵。教师和学生都在闭门造车,这也非常理解。毕竟没有在实务部门工作过,缺乏实践又能提出什么像样的对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广袤深厚,极具底蕴,其中不乏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成功的管理经验, 但甚为遗憾的是,这些闪耀着哲学和经济学光芒的古代经济思想,数千年的发展中却没有产生出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具有科学意义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之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当代经济学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去研究这一现实和理论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经济学、金融学”,争取在世界经济领域奠定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四是开门办学。邀请外面的专家、一线工作人员到高校讲座、授课或者兼职导师,以弥补高校教学的不足。今天咱们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所举办的这个论坛和学术活动非常深刻地体现了开门办学的理念。我为母校能够在这方面的作为感到非常的高兴,所以开门办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提倡的教学理念。
其五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今年,我2023级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的国际组织后备人才2024年培养项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沙尔学院的全球商业与政策专业学习(金融监管方向),赴美学习两年。资助金额150万元,这些都得益于教师及其课程的教学影响和熏陶,特别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因此,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教学科研各方、国内外高校、同行等都反应良好。
“7”是要处理好教学、科研等方面经常出现的七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一是处理好教材问题。我是2003年博士毕业来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的,2004年我开的金融监管这个课,大概于2005年开始着手写教材,写了一年多时间,于2007年出版,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精品课程,2021年金融监管课程又获得北京市优秀课件奖。从教20多年,我主要是负责讲授金融监管、金融史两个方向的课程。其间推出了若干本与金融监管课程教材相关的配套教学辅导书籍,这集中体现为“一教材三配套”的教学书籍及其全部教学多媒体课件,即《金融监管学》教材一本和三本配套教学参考资料:一是《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2007年)、二是《金融监管案例评析》 (2011年)、三是《金融监管教学参考与习题集》(2013年)。2012年申请人推出了金融监管课程双语教学,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已形成完整的英文讲义,待进一步审核后出版双语教材。
二是关于实务方面的问题。刚才咱们说到教学缺乏与社会联系这个环节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开门办学,邀请外面的专家或有实务经验的人来学校讲实务,他们到学校讲实务的内容咱们把它沉淀下来变成一本书。我曾经出过一本《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的书,就是邀请的原先的同事,到学校讲授。当时还是人民银行,后来改称银监会,现在又称金融监管局。其实他们也乐于做这个事情,这是双赢。
三是关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重点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会相应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讨论交流、总结反思等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批判精神和历史情怀、人文情怀,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相对于一般的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知识的准备上、课堂的组织上、教学过程的控制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案例教学要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准备和安排,以获得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要吸收一些好的古今中外的案例,2011年我出过一本书《金融监管案例评析》,就是配合教学方面的案例。
其四就是题库。建立题库本来这个初衷就是给学生课后练习的习题库,但后来大家也知道,现在的学生谁愿意做那些习题啊,既然不做,就把练习题作为每次考试的试题库了,考题就在题库里边,包括参考答案都在那个书里面。这样,也不用划重点,考试题就在试题库里,包括考试题型,包括开卷考试也采用一些题库的内容。
其五是史鉴,就是历史借鉴。对金融专业来说专业史就是金融史,所以我又推金融史的教学,就是开设全校的公共通识课中国金融史、世界金融史,依托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和通识课,两门课一起上,也曾经获奖。回到母校发言还有一本书值得一提,就是原先山财的校长、党委书记孔祥毅先生。孔老师是我的恩师,作为我的博士生导师,我们一起合作写了《世界金融史论纲》,该书2017年3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2018年6月这本书获得了第六届金融交易博览会“金羊奖”优秀图书。孔老师是2017年9月去世的,也就是说孔老师生前看到这本书了,但这本书获奖他却没有看到,有欣慰也有遗憾。每每想起这些,让人感到非常叹息和悲痛,孔老师是我们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史领域的一面旗帜,他的离世对金融史建设是一个损失。我们一定要把这面旗帜高高地举起来。金融史是我们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同学们一定要把这套拳术打好,就像“陈家沟”出来的人基本都会打几下陈式太极拳一样。有没有金融史的基本素养,这是衡量这个人有没有学术功底和衡量这个学生有没有科研潜质和基本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
其六就是双语学习。对大家来说就是外语,外语学习对于教师或研究生导师来说就是双语教学。母语和外语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学术交流。所以,母语要学好,英语也要跟得上,便利国际学术交流。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外语,但是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外语学习,它可以帮助你在多种语言学习进行切换,但是你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在语言学习的深度、精度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有所作为,但是你自己一点都不懂外语,那作国际学术交流还是有局限性的。在这方面大家不要迷信人工智能的越俎代庖,企图完全取代外语学习。
最后一个就是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承接刚刚的话题,在人工智能赋能时代,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基本学术素养和功底一定要跟得上,如果学术没有基本素养和底蕴,就是一些数据、模型作研究,也许马上就能把只是会进行这样学术模式的人取代。不是么?大家想想,人工智能赋能可以代替医生病、代替律师打官司、无人驾驭海陆空交通工具可以代替司机、创作音乐和视频、帮助老弱病残作家政等,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广,高校经济学研究的那些数据模型也可以取代。人工智能可以知道如何去哪里找相应的数据,用这些数据如何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显然,这对于在座的诸位研究生和导师都将是所面临的挑战。又比如,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可以自动生成教学视频、帮助写论文、自动生成PPT等。总之,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从事学术工作,可以节约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零零总总地说了这么一些仅仅是供大家参考,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就不能再滔滔不绝了,我的发言至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专家学者发言整理而成)